从学生就业发展出发,实验室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工程训练为主,突出学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的培养模式应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从科学研究出发,实验室应以“高完善、高潜力”为主;从学校发展出发,应考虑实验室的行业先进性、影响力、发展潜力和空间以及对学生培养的有利性。
实验室的位置应该合理,例如,选择灰尘小、震动的地方。外壳结构应考虑防震、防尘、防潮,且绝缘性好,光线充足,每个工作室的布局原则是限制样品的流通面积,缩短样品流量行程,尽量减少流动(样品)和人员线路交叉。对限制人员进入的实验区或室应在其明显部位或门上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对贮存室除应设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外,还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
实验室室内通风、照明、温度、湿度、清洁度应符合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实验室应留下干净整洁的、美观、舒适感知。在实验室中使用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弱电、照明功率、安全用电和实验设备功率。科学实验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且应符合以下规定:有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